庄子
最近在看庄子的书,可以说庄子哲学是中华文明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再加上上个月在学习克里亚瑜伽的课程,我发现这两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,古中国和古印度的一些理念很多相似的地方,道家佛教瑜伽等很多相同的地方。那么我段时间的看书和学习结合自己对庄子的了解,我认为庄子思想三个很重要的观点:

1. 顺其自然;
2. 破除逻辑给人的桎梏;
3. 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;

顺其自然

顺其自然,这个词语表面上的意思很好懂,就是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特性来发展,让事物来还原回其本来的样子,不要去施加人为的东西。一个人针对一个事物,喜欢按照自己的思想,将自己的思想加到别的事物身上,这样反而对个事物的本身发展是不利的。在《庄子·应帝王》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,叫混沌之死:

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善。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 “人皆有七窍,以视听、食、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

意思是说你以为好的东西,施加在别人身上,反而有时候会起到反效果,所以说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,就像一颗种子,什么时候发芽、开花、结果,有其自身节奏,人为的施加一些干扰因素,反而对其不利。这个时候就需要观察事物的本来的特性,遵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,这样才叫顺其自然。其实关于所谓的顺其自然,我心中反而存在另一些问题,也类似我在学习克里亚瑜伽的一个问题就是“观察自己的身体”和“让想法来、让想法走”两个观念,这反映到一个人的行为上来说是不是就是什么也不用做了?因为你要任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啊,我想不是这样的。我认为这其中的区别就是,顺着一个事物的本性和逆着本性,做事情,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动方式。想一想,如果一个是草的种子,另一个是参天大树的种子,那么你如果按照参天大树的标准或者要求去培养小草的种子,这样对小草是不好的,反而会要了他的命,所以说,顺从本性这个式,不是说不行动,而是首先要观察事物本身的特性,顺着他的劲来。这才是庄子顺其自然的意思。

逻辑思维

逻辑思维,我认为是人认识世界的一个最直观的方式,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一加一等于二,算数、物理等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,不可否认,逻辑思维在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,发展出了一大批成果,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。但是很多时候,有些事物,如果以通常的逻辑思维来带入的话,就会陷入一种自我的状态中,什么意思呢?很多事情其实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可能是无法解释的,需要打破自己对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执着,才能深入的去感受他的思想。在《庄子·齐物论》有一句话:

“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,果且有彼是乎哉?果且无彼是乎哉?彼是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枢始得其中,以应无穷。是亦一无穷,非亦一无穷也。故曰:莫若以明。”

道家哲学就是认为逻辑思维会让人陷二元对立的状态当中,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分出的“是”与“非”,是人以自己的思维强加给物,使人看不物的全貌,因此,破除对是非的执着,以物观物,才能真正体会到物的本质。我认为,逻辑思维其实是一种工具,这个工具很强大,但是也有其局限性,过于的钻牛角尖,反而不利于自己理解道家哲学。

追求真理

第三个方面我其实确实是有点困惑,困惑点在哪呢?就是庄子难道是要号召人们不去学习知识、追求真理吗?毕竟人的一个最强大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,人从呱呱坠地开始,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学习中。上学了,通过不断的学习,开拓自己的视野,培养自己的情操,世俗一点的来说就是锻炼自己的力,以便于进入社会中能养活自己有一个好的生活。不断追求知识看起来是一种很正常的思维模式。

是这个意思吗?我想我可能误会庄子的意思了,知识是无限的,人类的知识太多了,发展了几千的智慧,分门别类,都发展的很丰富了,浩瀚的知识无穷无尽,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。不否认的是每个人能在一个领域能深耕,去钻研一方面的知识,是一件很棒的事情,一个个体的发或者是发明或许微不足道,但是无数个人的力量凝结成一起,创造出了灿烂的人类智慧。这里我解的这句话的意思是,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海洋的话,会把己累死的。我现在其实不是很认可现在这种想法,可能是我还未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。我个人的点就是可能年轻的时候是要去钻研学习一项知识的,而且要扎扎实实的去学习,沉浸到其中,这人才会有所收获,有所成就,人的这一辈子才不算是虚度。另外一方面我认为也是处于不同发展段的问题,刚开始人在追求在一个领域上的知识时,不断地成长,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,但是这候可能就会遇到瓶颈,人毕竟体力有限,而追求的过程是无限的,这个时候就需要停一停了。这我理解的意思。

总结

庄子哲学确实比较难以理解,我想可能是我处于的人生阶段有关系吧,毕业没几年,现在还处追名逐利的阶段,毕竟人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方面还是要满足了的,而且我记得庄子也说过这样一话,“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”,“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”。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,还是要有所凭借的,有所依靠的,但是最终人还是要靠自己,外部条件重要,但那也只是次条件,不能本末倒置。外部的物质条件也不能没有,毕竟人首要的任务就是生存,生存下去才能追求他的更高层次的追求。但是反过来人不能被外部的物质条件所限制,要人役物,而不是要人役于物。就是目前我对庄子的理解,可能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,十几二十几年后,重读庄子,也会有不一样的理感受吧。今天就把这些感受写下来,与大家分享。